强化“人防+技防”:地质灾害预警 如何实现“最初一公里”的精准识别?

元描述: 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如何快速响应、抢出更多避险时间?本文探究地质灾害预警的“最初一公里”——隐患识别,从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到自动化监测预警设备,解读“人防+技防”如何助力防灾减灾,并深入探讨预警信息的有效落地。

引言:

“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极端天气频发,地质灾害风险陡增。如何快速响应、抢出更多避险时间,成为当前防灾减灾的重中之重。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技术不断革新,从传统的“人防”为主,向“人防+技防”转变,为有效防灾减灾提供了有力支撑。本文将深入探讨地质灾害预警技术的应用现状,重点关注“最初一公里”的精准识别,以及预警信息落地实施的关键环节。

利用高分辨率遥感技术,精准识别“最初一公里”的隐患

近年来,地质灾害隐患提前发现成为了防灾减灾的关键。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遥感技术研究所所长葛大庆指出,利用高分辨率遥感技术、星载InSAR地表形变监测技术以及航空/无人机遥感、LiDAR等精细地形测量手段,可以有效识别重大地质灾害隐患,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宝贵的参考依据。

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应用现状

  • 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可以识别具备显著变形破坏特征且存在致灾风险的疑似隐患,并向地方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提供其发育位置、类型、变形范围、变形强度以及初步的风险等级。
  • 2020年至2023年,全国共识别疑似地质灾害隐患35890处,完成现场核查15281处,确认为隐患点的有7979处,总体识别正确率超过50%。
  • 在核查确认的隐患中,新增隐患4283处,占比53.6%。
  • 识别效果因地区差异而有所不同,例如在四川、云南、甘肃、青海等滑坡特征明显且地表植被覆盖度相对较低的省份,识别效果较好,正确率可达60%以上。而植被覆盖度相对较高、滑坡特征不显著的地区,如重庆等地区的正确率为30%左右。

高分辨率遥感技术未来发展方向

  • 不断提高技术的精准度和覆盖度,强化地质灾害综合遥感识别,进一步摸清风险隐患底数。
  • 开发更先进的遥感技术,例如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SAR)、光学遥感技术等,提高地质灾害隐患识别效率和精度。
  • 加强遥感数据分析和解译能力,提高地质灾害隐患识别准确率。
  • 促进遥感技术与其他监测技术融合,例如地面监测、无人机监测等,建立多源数据融合的综合监测体系。

自动化监测预警设备:全天候守护地质安全

除了高分辨率遥感技术,自动化监测预警设备在“人防+技防”体系中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设备如同安装在隐患点上的“眼睛”,全天候不间断地产生监测数据和预警信息,为防灾减灾提供有效的数据服务支撑。

自动化监测预警设备现状

  • 目前,全国已有5万多处隐患点安装了自动化监测预警设备,实现全国范围内数据快速汇聚、重大灾情研判、快速响应。
  • 与传统专业自动化监测设备相比,新设备集成度、智能化与工程化水平更高,运行功耗和设备成本均降低50%以上;在复杂环境下,运行可靠性明显提高。

自动化监测预警设备未来发展方向

  • 推进监测仪器设备实现规模化产业化,推动实验室成果走向现实工程应用。
  • 研发更智能、更高效、更低成本的监测预警设备,以满足不同类型地质灾害的监测需求。
  • 加强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能力,提高预警信息的准确率和可靠性。
  • 建立完善的监测预警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和联动,提高预警效率和防灾减灾效果。

预警信息闭环管理与叫应机制:确保信息落地有效

预警信息发出后,如何落地为有效的防灾减灾手段,是确保预警信息有效性的关键环节。

预警信息闭环管理

  • 强化预警信息发布,强调闭环管理,包括监测数据处理、预警模型配置、预警信息精准发布,以及事后复盘分析。
  • 通过持续优化预警模型,提升预警信息精准度,确保预警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传递到相关部门和人员。

预警信息叫应机制

  • 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确保信息送得出、收得到、快响应。
  • 加强预警信息与群测群防体系的深度融合,确保预警信息能够及时、有效地传递到基层,实现快速响应和有效处置。
  • 完善应急预案,制定科学的应急处置流程,确保预警信息能够迅速转化为实际行动,有效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常见问题解答

1. 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如何提高预警信息的准确率?

  • 采用更先进的监测技术,例如高分辨率遥感技术、InSAR技术、无人机监测技术等,提高数据采集的精度和效率。
  • 完善预警模型,利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不断优化预警模型,提高预警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加强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建立更科学的数据分析方法,提高对预警信息准确性的评估。

2. 如何确保预警信息能够及时传递到基层?

  • 建立完善的预警信息发布体系,包括短信、电话、广播、网络等多种渠道,确保信息能够快速、有效地传递到基层。
  • 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基层人员对预警信息的认知和理解,确保信息能够得到有效接收和处理。
  • 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基层反馈的信息,不断完善预警信息发布体系,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和有效性。

3. 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如何与群测群防体系融合?

  •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将预警系统的信息与群测群防体系的信息进行整合,实现信息共享和联动。
  • 充分利用群测群防力量,加强基层人员对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和报告地质灾害隐患。
  • 将群测群防人员纳入预警系统,及时接收预警信息,并根据信息进行相应的防范措施。

4. 如何提高地质灾害预警系统的应用效率?

  • 加强对预警系统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操作水平。
  • 建立完善的系统维护机制,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并及时更新维护。
  •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地质灾害预警系统的认识和重视,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到防灾减灾工作中。

5. 地质灾害预警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是什么?

  • 随着科技的进步,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将更加智能化、自动化、精准化。
  • 将更加注重多源数据融合,建立更加完善的监测预警体系,实现更加精准的预警信息发布。
  • 将更加重视预警信息的应用,建立更加有效的预警信息反馈机制,提高预警信息的应用效率和防灾减灾效果。

6. 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如何促进防灾减灾工作的开展?

  • 通过及时、准确的预警信息,提高灾害预测和预警的准确率,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 通过建立完善的预警系统,提高预警信息的传播效率,确保信息能够及时传递到相关部门和人员,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及时有效的支撑。
  • 通过加强预警信息的应用,提高公众对地质灾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推动公众积极参与到防灾减灾工作中,共同构建安全稳定的防灾减灾体系。

结论:

地质灾害预警系统是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手段的进步和应用的不断优化,为地质灾害防范提供了有力支撑。但要真正实现有效防灾减灾,需要政府、科研机构、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加强合作,整合资源,推动地质灾害预警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构建更加完善的防灾减灾体系,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可靠保障。